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
佛法讲随缘,9月25日傍晚,我们抵达塔院寺庙五台山时,下起了阵雨.....阿弥陀佛,我们很幸运,见到了释如空法师,一听他讲话,我就知道他是四川人,有了一种亲切感,我默默地听他在讲寺庙里的事情.......我是第二次近距离与寺庙里的大法师对话,我只能感受......碰巧过两天又是国际旅游日,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涌来的信徒和香客,已将五台山的气氛渲染得热烈而虔诚。我虽然非信徒,但我一直用镜头表达着自己对宗教的不仅是虔诚,而是寻觅着信仰的真谛!能在塔院寺庙里拍到诵经课,着实是一次意外而兴奋的收获。——晓辉视觉日记2016.09![]()
P2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创作于塔院寺庙
台怀老镇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一直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嵋、铁九华”之说。夕阳西下之时,我们抵达了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五台山,顾名思义,就是五个山台,象五根手指一样围城一个圈,而海拨1600米的台怀镇就座落在这个手掌心。
一直以为和许多寺庙一样,五台山大抵不过是一座山一组庙几个老和尚,但是漫步在台怀镇上,寺院密布,僧尼黄庙和青庙鳞次栉比,僧人喇嘛闲庭若步,随处可见,完全改变了印象。原来,台怀镇有个山形地貌和释迦牟尼修行地灵鹫峰几乎相同的菩萨顶,大白塔内又供奉着佛骨舍利,所以历代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寺广布、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这个地处中原的小镇,成了汉、满、蒙、藏聚居的秀丽山镇。这里被五座山峰围成了似乎与世隔绝,别有洞天的宗教场所,而人们又怀着虔诚和好奇,纷纷挤进这个被五座山峰围城的小小盆地,烧香拜佛,旅游经商。
夕阳里,悠远的钟声在小镇上撞散开来,游客们坐在街头闲散地吃着烧烤,寺院和埋藏着佛骨舍利的大白塔在夕阳的照射下折射出佛性的光辉,愈发庄严而神圣。台怀镇,始建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就是这暮色中的老镇,有如五台山这个名字一样悠远深沉,身在其中,总能让后来者感悟千年。(摘自散文《走进五台山》牧晚亭)——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随着人群,好奇地进入一座座庙宇,观看大同小异的风景,倾听着僧人敲起越千年的暮鼓晨钟,那些有关五台山耳熟能详的记忆便一丝一屡地牵扯而出,毫无逻辑地激发衍生出无穷的联想,并将浮躁慢慢沉淀。
四方朝拜
五台山与洛阳白马寺齐名,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鼎盛时期唐代寺庙达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历代帝王将相、骚人墨客、庶民百姓,以及海内外的善男信女,僧尼居士,都不远万里来到五台山避暑参观,朝圣还愿。
现在的五台山也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在五台山,儒、道、释三教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最为奇特的是和尚和喇嘛这佛教两种不同教派的僧人如此和谐地共处一地,青庙(和尚庙)和黄庙(喇嘛庙)彼此独立,青色僧衣和黄色袈裟相互映衬,在余音绕梁的佛教音乐里互不干扰,又相互依存,俨然成了观光者最醒目的看点。之所以这样融合,据说是满清统治者入关以后,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安定社会秩序,维护祖国边疆,而将五台山的菩萨顶改为喇嘛庙,至此,藏传佛教在中原传播开来。文殊菩萨过生日,各类教派齐来朝贺,不少藏民结伴而来,对着菩萨的塑像“五体投地”,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虔诚地卧倒,屈身,站起来,再卧倒。(摘自散文《走进五台山》牧晚亭)
P11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创作于菩萨顶
P12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创作于塔院寺庙
五台山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浓浓的佛学韵味,丰富的文化遗产,无一不在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遁入佛国风光,不由得不心生穆然和崇敬,《文殊经》说,人闻五台山名,踏五台山地,得五台山石,可以超四果圣人,接近无上菩提。作为信徒,不可不朝拜五台山,而作为游客,身临五台山,却别是一番意境和感怀。(摘自散文《走进五台山》牧晚亭)
——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P13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创作于显通寺
传说很早以前,此地叫五峰山,气候恶劣,夏天热燥难耐,无法耕种,于是文殊菩萨跑到东海去借可以降温的“歇龙石”。东海龙王出难题说,这万斤巨石你拿得走就借你。文殊菩萨口念咒语,将巨石变成了弹丸塞进袖筒就运回了五峰山。五峰山立即变成了一个清凉世界,改名清凉山,又建起了一座清凉寺。龙王的5个儿子在外布雨回来,找不到“歇龙石”,于是跑到五峰山撒野,每个人横扫了一座山峰,使五座山峰变成了五座台顶,五台山因此而得名。当然,文殊菩萨将五条小龙压在了五台山下,为人们造福,得到福气的人们也热衷地供奉着小龙。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观景的角度是不同的,东台看日出,西台赏明月,南台赏山花,北台望雪景,中台瞭天际(摘自散文《走进五台山》牧晚亭)
——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P15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与塔院寺庙释如空法师合影留念——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类似这种传说,在五台山举不胜举,这里的每一尊塑像、每一件文物,几乎都有一段神奇的演变和故事。这里有文殊菩萨施法五台山的流传,也就有汉明帝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的史实;这里有埋葬杨继业的令公塔,也就有杨五郎五台山出家的轶事;这里有顺治皇帝五台山清凉寺出家的隐讳,也就有康熙和乾隆几上五台山巡幸的记载……许许多多世世代代在民间流传的民谣、神话、传说故事,象神奇的光环,笼罩在五台山这个清凉世界里(摘自散文《走进五台山》牧晚亭)
——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晓辉读书笔记2016.09
P15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与凤林寺高僧释真慧合影留念
P17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于普寿寺中国女子佛学院留影
P18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于大宝寺留影
P19走近五台山·佛法讲随缘@晓辉视觉日记2016年9月于大宝寺留影
前13幅部分摄影作品属于创意摄影,多重曝光技法拍摄。用的相机是宾得Pentax相机K1全画幅拍摄,宾得镜头80--200mm/f2.8恒定光圈。作品有著作权,请勿转载和复制,没有本人同意请不要用作讲课用。
